2021年3月25日,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研究生第十八、第十二党支部和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两新工委联合开展以“深学四史,感悟一大精神;校企交流,彰显科研风貌”为主题的支部共建活动。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研究生第十八、第十二党支部全体党员,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两新党支部和党建共建单位——浙江裕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党支部、杭州亦阳贸易有限公司党支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局国际工程公司机关党支部党员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上外英语学院研究生第十八党支部书记张淑华、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党建办联系人柯语文主持。
一、重温一大路:从上海到嘉兴红船
本次共建活动以“共学四史”为主题拉开帷幕。上外英语学院第十八党支部李佐腾同学围绕“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历史必然性”回顾了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在上海诞生?其一,上海是中国现代工业和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其二,当时的上海具有强大的工人基础;其三,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得到了充分的传播。李同学还回忆了第一次参观上海卢湾区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时的心灵触动。“仿佛置身在风雨如晦又初现曙光的年代,感受到当时中国人民对自由解放的企盼、中国共产党怀揣的希望、肩头担起的沉重责任、以及面临的重重困难。2015年4月10号,那天是个晴天,我走出会址的时候,仿佛穿越了历史,眼前沐浴在阳光里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街道、周五下午放学蹦蹦跳跳的小学生……似乎都有了不同的意义。我当时要暂时离开上海,本意便是想寻找一次有意义的行走,最终我所感受到的那种令人难忘的时空交错,使人百感交集。那种体验十分复杂,既有一个精神个体的认知在不同的历史层次中穿行时对生命意义的重新理解和定义,也有作为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造的集体中一员的自豪,更有鼓舞自己不忘初心、不断前行并为国家民族服务的动力。”
上外英语学院第十二党支部吴敏之同学围绕“中共一大选择转移到嘉兴南湖的原因”,续讲中共一大的红船往事和红船精神。因受巡捕搜查的干扰而被迫中断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提议下转移到嘉兴南湖继续进行,最终大会在南湖的一艘画舫上完成最后的议程,而南湖也因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载入史册。吴同学还提到,100年前共产党人用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奉己为公、胸怀天下的理想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红船是同舟共济之船,凝聚了中国人的集体梦想。100年后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牢记和践行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在和未来。
二、学习“一大”精神 共话青年担当
以史为鉴,方能坚定方向、汲取力量、主动担当。在第二个环节,杭州企业围绕自身行业特色、上外博士结合研究方向各自分享了对当代青年责任担当的理解。
浙江裕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兼董事长余秀旸就企业概况、行业地位、人才培养以及疫情期间的企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余董事长谈到企业专业人员技术功底扎实,精通中国及美、日、欧等各主要工业国家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并能熟练地使用中、英、德、法等多种工作语言。在跨国贸易中,外语是重要的沟通技能,期待上外的同学能苦练本领,提高业务能力,毕业后成为素质过硬的外语人才。
杭州亦阳贸易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李烨从企业发展历程、集团架构、配套产品以及公司党支部发展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交流。李烨谈到公司党支部在疫情期间的管理转型和利用新科技助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期间,企业党员第一批回到工作岗位,为企业复工起到示范作用,并负责企业员工体温检测、工作区消杀等工作。接到欧洲客户求助信息后,研发中心主任提出利用新科技为客户供应产品,开发防护服和手套等防疫产品,顺利完成复工复产和企业转型。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局国际工程公司机关党支部党员代表崔雨菲围绕公司基本情况、发展战略与规划、重点工程、党建融入生产经营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上外英语学院第十二党支部肖皇羊同学结合研究方向讲解计算机语言学的应用和现状。他谈到,语言已不仅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也是人机之间的交际工具。解决目前人机交互的困境要从语言本身出发,而不能单从程序和代码出发。
上外英语学院第十八党支部司露同学结合工作经验和在国外的求学经历分享了跨文化沟通方面的感悟。通过三个真实案例的分析,司露同学分享了她对跨文化沟通中可能会出现的语言障碍、刻板印象和高低语境文化差异等问题的理解和化解技巧。
三、校企互学互鉴 共促交流
双方结合“后疫情时代的外语人才教育方向”话题进行交流,激发青年担当,践行党员使命。
上外英语学院第十八党支部张晴同学向企业党员提问:后疫情时代,企业招聘需求有没有新变化,尤其是对外语的要求是不是增加了?对于现在已经和将要做大学英语教师的我们来说,在探寻外语人才教育新方向上有哪些启示?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局李新芳谈到,后疫情时代,企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会呈现上升趋势。裕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单飞红提出企业近年来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一直在增加,公司也迫切需要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熟练使用英、日、法等外语的人才。亦阳贸易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李烨基于张晴同学的这一问题,为外语毕业生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紧跟社会发展趋势。数据显示,后疫情时代,30%的人进行居家办公,企业员工的办公形式也更加灵活;第二,警惕行业波动。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的优势逐渐体现,外语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该掌握语言背后的文化和内涵,超越语言的工具性,追求语言的人文性,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引起的行业波动;第三,职业生涯规划要与企业发展规划相匹配。就业的时候专业对口不一定是唯一的考量,整个企业的规划也是重要的考察方面。之后,双方就翻译、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跨文化推广和营销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最后,双方主持人就本次支部共建活动进行总结。上外英语学院研究生第十八党支部书记张淑华提出将这次共建活动作为双方共建的开始,企业有外语人才的需要,同学们又有求职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双方长期的交流和学习极具可行性和长远意义。希望这个交流平台能够在双方共同维护下长久有效,持续发挥作用。
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党建办联系人柯语文对双方党员的分享表示感谢。提到会把短暂的线上分享延续到线下,让未来的共建能够持续开展,期待各两新企业同上外建立校企合作、以共建促发展。
在本次活动中,上外和长三角企业党支部通过云端实现了多层次对话,在博士生科研和企业创新交流中,探索出一条支部共建的新思路。上外英院研究生党支部和杭州长庆街道党委将继续携手,构建党建与科研创新多维度的共建平台,激励博士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激发科研创新活力,探索人文教育新方法,用外语服务为国家建设献礼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